文、攝影/傅阿傅、Gaga
(文章同步刊載於《鄉間小路》2015年7月號)
早晨6點的池上,你可以看到老農夫緩緩駛著歐兜拜準備農忙、女學生以固定節奏踩踏板駛向學校的景象,此時的縣道197,由地面緩緩而升的霧氣只是驚喜的序曲,離池上街上有段距離、地勢較高的白毛寮(振興社區)令人難忘,池上、關山的街景在腳邊縮放,小羅的田則在飄移的雲霧裙帶下靜躺著。
張愛玲結婚證書上題下的歲月靜好,對小羅夫婦而言,「穗悅淨好」為他們的農耕生活下最好的註解。
父愛傳承,自然農法的萌芽
小羅是土生土長的池上人,10年前開始密切接觸家中繼承的農業,為了兩個小孩的成長,今年與妻子逸嫻毅然決然從上海回鄉,變身為「農夫小羅」,以不用化肥、農藥,貫徹有機的自然農法,用心栽種位在白毛寮、至少百年歷史的三甲田地。
自然農法的萌芽,小羅說,除了希望小孩能安心吃飯、在好的環境成長,還包含小羅父親的努力與願望。聽到父親說,希望孫子長大以後,能在田裡開心跑跳、採水果,年邁仍堅持栽種,看著父親逐漸衰老的背影,小羅開始思考自己能作些什麼。
第一次踩進羅家的田得有心理準備,因為土非常黏,不過遇水即化,是非常適合種稻的壤土,尤其先前小羅父親一邊休耕、一邊恢復地力,使他決定回歸古早的栽種方式,相信友善對待土地,土地就會如何孕育作物。
母愛孕穗,樸質的確幸
「稻米跟小孩一樣,應該給他們一個靠自己努力成長的機會。」小羅一邊說著,一邊彎腰撫著稻桿、檢查福壽螺的蹤跡。自然農法的田維繫了生態平衡、與動植物共存共生,小羅夫婦不到3歲的兒子也很有sense,常被帶來田裡走動之餘,看到粉紅色的福壽螺卵還懂得抓起來。
小羅的田長得雖比慣行農法的田稍慢些,五月底也有幾株稻米開始孕穗。為了讓我們更了解稻子的結構,小羅逕自往田裡摘了株剛生成的稻桿說:「你們看,這就叫『孕穗』!準備出穗的證據喔!」開始自然農法之後,小羅開始注意到不少以往忽略的細節,覺得自己也變得感性起來,他回想起有天夜晚放水時,猛一抬頭看見360度的星空,還有緩緩漂浮的螢火蟲,驚覺自己家鄉原來這麼美,深深被這幅畫面所感動。
小羅夫婦目前正在思考未來的可能性,例如實踐稻田裡的餐桌、農事體驗或DIY活動,使更多默默栽培、不懂表達的小農有發聲的空間……,我們期待他們未來的行動,也懷念鞋底黏起一大片壤土那難忘的觸感。(就算鞋子髒了,附近就有地方能把鞋子沖乾淨,也算是個Happy Ending!)
=====================(我是分隔線)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乾涸許久的部落格,現在要慢慢尋回了XD!
有些朋友知道,現在傅阿傅在臺東生活,在在地的城鄉規劃團隊做事中,也藉此認識了一些在地朋友、看到在地的故事。這篇是團隊與《鄉間小路》合作的企劃撰文,貼在這的是原汁原味沒修改的版本,然後拍照是強者我同事Gaga小姐XD,希望未來可以繼續用文字來說我想說的故事,也讓更多人懂得珍惜在地的美好……
然後,如果真的有機會來到這等秘境,希望你/妳可以不要打卡,不要讓這樣的秘境被太多人知道,一起好好保護這裡吧!
留言列表